高烈度区结构优化-案例4

【项目概况】本工程位于八度区,属于大型公共建筑,用途为交通枢纽客运站。设防烈度为8度0.30g,场地列别为II类一组。本项目由客运站和综合楼组成,其中综合楼为11层,属于高层建筑,乙类设防。【设计思路】本工程具有以下一些特点:平面不规则,抗扭刚度弱普

高烈度区结构优化-案例4(图1)

【项目概况】


本工程位于八度区,属于大型公共建筑,用途为交通枢纽客运站。设防烈度为8度0.30g,场地列别为II类一组。


本项目由客运站和综合楼组成,其中综合楼为11层,属于高层建筑,乙类设防。


【设计思路】


本工程具有以下一些特点:


平面不规则,抗扭刚度弱

普通框架结构梁柱断面过大

框剪方案剪力墙需要做到800mm,且受建筑限制,无法合理布置

框剪方案超筋严重,需要配置大量型钢,经济性较差

【减震方案及效果】


根据本工程,我司制定了消能减震框架方案,:


底部三层结构层高较高(约5.0~6.0m),刚度较弱,采用BRB,调节体系为主,兼顾耗能,每层约12组BRB,提供约1%的附加阻尼比,尽量布置在抗扭刚度贡献大的位置

三层~十一层,采用MD,支撑式连接,体系调节与耗能并重,每层约10组MD,提供约4%的附加阻尼比,BRB与MD共计提供附加阻尼比5%

所有消能器灵活布置,每层均根据建筑要求布置,做到不对建筑效果和日常使用产生影响

高烈度区结构优化-案例4(图2)

高烈度区结构优化-案例4(图3)

  高烈度区结构优化-案例4(图4)

【案例体会】


在高烈度区的大型公建项目中,灵活使用不同的阻尼器组合策略,选择合理的刚度方案,可以“以柔克刚”,大幅度


降低地震力、结构自重,让项目的结构方案更加合理、经济,同时抗震性能也有切实的提高,一举多得。


 


上一篇:没有了